为加快推动家纺产业转型升级,学先进,找差距,补短板,成了家纺人热心做的一件大事。11月23日下午,许村镇党委书记杜莹池带队、协商会组团,许村21家纺织印染企业积极参与,走进马桥经编园区参观学习。
大家先后实地参观超达经编智能织造车间、正在施工建设中的网营物联供应链、胜龙纺织科技后整理车间,所到之处,感受到马桥经编企业运用智能化智造和数字化手段,给传统产业创新发展带来新动能。随后,两地政府、协会及企业进行座谈交流,行业协会介绍各自产业的发展近况,双方企业畅谈生产经营之道,现场还进行热烈互动交流,大家相互学习和探讨合作,共商经编家纺业未来发展大计。
此次海宁家纺协会、许村商会组团赴马桥经编园区参观学习,许村企业主收获满满,一是看园区,学创新,二是看企业,学管理,三是看设备,学革新,四是看产品,学文化。
海宁家纺协会、许村商会一行走进浙江超达经编公司,只见整经车间里的两台机械手臂正在挂丝作业,以前需要6个工人花费12小时挂的丝圈量,现在机械手臂6小时挂完了,实现了挂丝工序的“智能化”,生产效率提升6倍。在生产车间显示屏看板上,各种数据实时监测与反馈,充当“顺风耳,千里眼”,及时掌握生产运营情况。超达公司的智能化设备运用,不仅大大减少人力成本,还有力提高生产效率。
在网营物联(海宁)项目建设现场。据介绍,该项目总占地104亩,建设面积140000万平方。园区供应链建成后,全自动立体仓库可投放20000吨-25000吨产品,具有容量大、效率高的集成优势。以仓配供应链设施为支点,在大数据分析基础上,为品牌厂商、制造企业及平台企业等提供完备的仓储外包、区域存货管理、统筹物流配送等供应链服务,业务辐射杭嘉湖及周边区域。
胜龙纺织科技公司是一家以生产沙发布面料为主的纯出口企业,主要为欧美两个顶级品牌超市提供服务,今年企业销售同比增长30%。在公司后整理生产车间,大家一边看后整理生产工艺,一边体会后整理的“特色味道”止步于车间,可见公司环保工作扎实,管理成效显著。
随后,两地党委、政府、协会、商会及企业举行座谈会。马桥经编协会介绍,今年以来,经编产业发展有如“过山车”式的波动,让人心情忐忑。经编产业购入1000多台经编机投入产出,但大量的设备给企业带来危机感,主要问题就是劳动力,劳动力成本显著上升,招工需求大等,企业面临发展压力。
海宁家纺协会、许村商会曹咬强会长表示,目前,经编和家纺两大产业的结合越来越密切,市场上的沙发布大多以经编布为主,家纺企业中经编企业多了起来,两大产业的合作发展将会进一步深化,这就要求两大产业需要更加紧密的开展配套协作,充分发挥双方互相协助和成就的联动力。
曹会长介绍,今年家纺产值与去年同期相比有较大降幅,但已呈现出回暖优势,同经编企业的设 备技改投入相比,许村更侧重于厂房改建等基础设施升级的投入,侧重于产品研发、设计上的投入,侧重于市场、展会开拓的投入。当前家纺、经编产业市场中心还是在许村,近年来许村家纺办展和组织企业参展,一直在不断提升拓展,海宁家纺坚持抱团发展区域经济,打响国内市场知名度,持续扩大海宁家纺影响力。在企业不断追求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,企业感受到生产环节的相对薄弱和产业链脱节的“痛点”,这也它导致企业产品产出无法满足市场需求。在许村融杭建设加快推进的过程中,家纺产业将要做好“十四五”的前瞻性规划,推动企业结构更优化,管理更科学,转型更快速,升级更全面,提前谋划好发展格局,搭建好基础平台,协商会继续发挥好桥梁纽带的作用,当好政府的参谋和企业的帮手。
座谈中,农富纺织、金永和家纺、天一纺织、新时代纺织、恒生印染等企业老总表示,家纺是一个传统的粗放型产业,学习数字化管理、智能化制造是顺应大局发展的需要,数字化是未来企业发展趋势,传统家纺企业要跳出模式寻创新,找到从“制造”到“智造”的新起点。要学习优秀领头企业的发展模式,将马桥和许村的优势相互融合,通过发展两地的广阔的合作空间,深挖产业价值,让两地企业得到质的提升,实现“1+1大于2”效益。
许村镇党委书记杜莹池对在座许村企业要求:看园区、学创新,许村产业的发展还需要挖掘更多的潜在价值,让大量低小散企业释放出来,让产品的同质化能有效得到缓解,企业竞争优势得以提高,激发公司的产品研发的积极性;看企业、学管理,两地企业内部管理方面存在很多差距,许村企业还需要加强学习;看设备、学改革,打破传统家纺产业智能化难的观念,充分发挥家纺先进设备的作用,提高产品的附加值,打造拿的出手的特色产品;看产品,学文化。家纺产业需要产品归类,注重产品质量的提升,强化主导产业核心作用,形成叫得响的特色品牌企业。
(许培源)